3D打印傳感器:專為3D打印設計的空氣質量傳感器
魔猴君 科技前沿 13天前
總部位于紐約的年輕公司3DFixie在Kickstarter上推出了一款名為“3D打印傳感器”的空氣質量傳感器,其初始目標金額僅為4,360歐元。目前,這款產品已吸引超過258位支持者,在眾籌活動僅剩21天時籌集了近39,605歐元。這一成功反映出,人們對一個仍被低估的問題——3D打印車間的空氣質量——的關注度日益提升。
這款小型設備專為增材制造環境設計,致力于提升打印、焊接、粘合和打磨作業的安全性。與許多在線銷售的入門級傳感器不同,這款3D打印傳感器配備專業的SEN66傳感器和定制電子板,專為FDM和基于樹脂的工藝以及一般車間使用而設計。
3DPrint傳感器可以連接到繼電器來打開和關閉電氣設備。
該設備實時測量各種污染物和環境參數:細顆粒物(PM1.0和PM2.5)、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二氧化碳(CO?)、濕度和溫度。所有這些數據都顯示在內置觸摸屏上,無需Wi-Fi連接或移動應用程序。
用于控制其他設備并與其他設備交互的傳感器
該傳感器的優勢之一是它能夠通過可編程繼電器系統與其他設備交互。具體來說,如果空氣質量超過設定的閾值,傳感器可以自動觸發風扇、凈化器等設備,甚至切斷機器的電源。
這種自動化技術無需人工干預即可確保工作環境的安全,這在共享車間、制造實驗室或家庭生產空間中尤為實用。最多可配置三個中繼系統,例如,可在同一工作環境中區分FDM、樹脂或后處理區域。
3DPrint傳感器可以測量空氣質量、溫度和濕度等各種參數。
該設備也面向數據和開放硬件愛好者。源代碼將與貢獻者共享,整體基于Arduino和ESP32架構,并配備Nextion觸摸屏。免費的PC兼容軟件可讓您實時可視化數據變化,并將測量結果保存為CSV文件以供日后分析。
這種教育維度不僅能讓用戶監測自身環境,還能更好地了解哪些操作或材料會對空氣質量產生重大影響。例如,用戶能夠實時查看與打印開始或樹脂罐開啟相關的空氣質量下降情況,以及應對措施(通風、過濾等)的有效性。
隨著高速FDM打印機的廣泛應用以及樹脂材料的興起,人們對密閉空間內健康和空氣質量的擔憂日益加劇。許多用戶在家中或工作室等通風不良的房間工作,導致他們的親人、寵物甚至自己暴露在看不見卻又實實在在的污染物中。
異丙醇會釋放出污染空氣的煙霧。
3D打印傳感器并非旨在取代適當的通風,但它確實使這些風險變得可見、可衡量和可控。它也是更好地調整您的習慣的絕佳工具:選擇合適的材料、調整打印計劃,或決定是否投資更高效的凈化器。
據3DFixie團隊介紹,活動結束后將立即開始生產。預計發貨時間為4至6個月,具體取決于電氣認證的完成情況。每位參與者將收到一個傳感器、必要的電纜、用于打印定制外殼的STL文件以及軟件下載鏈接。
這位來自紐約的發明家表示,他們之所以開發這款傳感器是為了自己使用,是因為注意到工作室里經常出現頭痛問題。在測試工具時,他們發現,除了簡單的打印之外,許多活動都會導致空氣質量迅速惡化:打磨、焊接、噴漆、后處理等等。
3D打印傳感器結構緊湊、可定制且開源,它或許并非一款獨立的空氣凈化器,但它提供了一種簡單智能的解決方案,能夠讓隱形風險變得可見。
編譯整理:3dnativ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