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的企業在考慮購買3D打印機,特別是2020年的新冠疫情,3D打印靈活柔性生產,高度可定制,本地化產出等等特點,都日益凸顯,人們意識到,在快速變化的商業世界中,配置一臺 3D 打印機,有可能產生優于競爭對手的邊際效應。
澳大利亞研究機構CSIRO Lab22 增材制造實驗室,應臨床醫生改進鎳鈦合金自膨脹支架的需求,開發了一種通過選區激光熔化(SLM)3D打印技術制造支架,該支架在設計自由度和可定制方面顯示出一定優勢。
近日,德國特種化學品公司贏創(Evonik)已將其新型Vestakeep i4 3DF植入級聚醚醚酮(PEEK)燈絲引入其3D打印材料組合中。滿足ASTM F2026要求,這是外科植入物應用的行業標準,這種新材料將允許使用熔融長絲制造(FFF)技術生產3D塑料外科植入物。
近日,據魔猴網了解,灣區生物打印公司Prellis Biologics正在研究使用生物3D打印淋巴結來生產SARS-CoV-2抗體。現在使用抗體來預防疾病的想法正在越來越流行,抗體是機體由于抗原的刺激而產生的具有保護作用的蛋白質,在流行病發作之膠向患者注射,人工制造的針對疾病的抗體。讓人類免于感染。
作為3D打印超材料系列的一部分,本文將繼續探討納米3D打印技術,據魔猴網了解,納米3D打印技術致力于打印特殊的納米級生物醫學和電子器件,通常用于研究目的。目前,研究人員正在研究如何通過打印微觀物體來實現宏觀上的物理特性變化。
傳統的陶瓷蜂窩結構制造方式包括: 不均勻孔隙成型,直接發泡和復制聚合物泡沫。而增材制造-3D打印技術成為陶瓷泡沫材料的新型制造工藝。通過將CAD、仿真和增材制造結合起來,可以滿足不同工業領域的最終用戶需求。
如今,3D打印作為具有代表性的前沿技術之一,正推動著傳統制造行業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和新型產業體系構建。隨著技術的不斷成熟,各種行業引進3D打印技術,并借助3D打印能制作出多種產品。其中,3D打印燈具也受到越來越多消費者的喜愛。